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快报 » 推荐资讯 » 正文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九年义务教育范围不变,优质均衡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07  浏览次数:562
核心提示:这几年关于将学前教育或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的呼声逐渐增强,但是教育主管部门一直表示,目前条件仍不具备。在最新发布

这几年关于将学前教育或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的呼声逐渐增强,但是教育主管部门一直表示,目前条件仍不具备。在最新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的八个方面的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任务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是“二是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三是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四是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从这目标任务可以看出,对于学前教育有两个要求,一个是要普及,一个是有质量。而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也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优质、一个是均衡。同时对高中阶段的要求是普及,而且要全面。

从这个目标任务的提出,明确地表明,在2035年以前,义务教育的范围不会扩大,将保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不变。1986年4月我国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把免费的义务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且规定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部分省市为小学五年,初中四年)。义务考试法实施已经30多年,应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距离优质均衡的发展尚有很大差距。所以不是急于扩大义务教育的范围,而是将优质均衡作为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

由于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小升初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热点问题。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催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为明显的是学区房的问题。由于小学是划片入学,优质中小学所在区域的房价暴涨。有的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在考虑将来孩子到哪里上学的问题,加大了家长的教育焦虑,也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民办学校的学费价格,为家长造成了更大的经济负担。

更为令人不安的是乡村教育,目前乡村义务阶段的义务教育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由于劳动办流动和乡村学校办学质量较低的原因,大量的乡村学生流向市区和城镇。这样不但加大了城镇学校的办学压力,导致大班额问题很难得到解决。同时,也加重了乡村学校教育质量下滑的倾向,造成了乡村教育的恶性循环。同时,在一些边远山村学校,师资问题和教学资源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孩子的教育环境与城市孩子的教育环境的差距还在增大,这也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相当缺乏这是目前影响教育公平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里的不均衡既有城市优质教育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更有城市和乡村教育质量差别巨大的问题。虽然国家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距离实际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集中力量将九年义务教育办好,让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优质的义务教育,还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头等大事。从现在到2035年只有16年的时间,要完成这样一项任务也是很艰巨的

 
关键词: 教育
 
[ 资讯快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快报
点击排行